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近一年来,南京主城区已有4个养老项目均因居民激烈反对而终止或暂停。
一方面,全社会为养老床位不足而发愁;
另一方面,却是不少居民对家门口的养老项目坚决说“不”。
居民对养老项目“一票否决”。
近期引起居民抗议的,是一个紧邻居民小区的养老院。
南京东方颐年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与上海红日养老服务管理集团共同投资运营、规划210张床位的银城红日养老公寓启动装修不久,邻近的宝船听涛、宝苑新寓小区住户们便在4月9日拉起横幅反对,有人还进入现场阻挠施工。
三四天后,施工才恢复。
此前,计划落户小区内的养老项目,也曾引起轩然大波。
3月中旬,聚福园西园小区业主发起“家园保卫战”,拒绝东方颐年在小区内的会所办日托型养老。
业委会叫停施工并组织投票,800多户中赞成“会所办养老”的仅几户。项目暂停。
而类似案例十年来从未间断:
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负责人表示,“业主反对小区建养老院这样的案例,在南京近10年间从未间断过。”
负责人以去年江宁区某小区居民反对建设养老院为例,那是个医养融合的社区养老机构,因为业主反对,政府相关部门召集卫生、民政、街道和居民等各方代表在内的“听证会”,会上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吵成一团,结果不了了之,养老机构至今没能开门。
居民不同意养老院的理由集中在,“小区建养老院会降低住房品质”上。
有人反映养老院开在他们楼下,每天吃饭时还能看到护工在喂老人,影响了心情。
有人说养老院建起来会对小区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带来隐患,甚至会影响小区房价。
还有人反映“入住的老人都进入临终关怀,今后殡仪车辆出入肯定很频繁。”“说不定还有大量的医疗垃圾和停尸间。”
综合来说,居民普遍认为,养老院就应该建在远离主城、环境优美的地方,这里是高档商品房,今后业主的住房环境品质将随着养老院的落成而下降。
从大体趋势上谈:
居民区“融合”养老院是趋势,且此种模式在国内外已有很多先例。
居民区建养老院不仅在国内,在欧洲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十分普遍。这不仅从城市资源充分利用考虑,更重要的是兼顾到高龄老人的“伴生”需求,他们需要在社区环境下以健康的心态养老。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成为一种刚需。
面对着公立养老院“床位难”,私立养老院“价格高”,且远离社会养老“孤独强”,这种社区性的养老院必定成为一种趋势。
养老服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社会需要,此为“合理”;办养老还是办其他项目,由房屋所有权人决定,这是“合法”;尊重周边居民的情感态度、不影响他们的生活,是为“合情”。
专家们相信,当服务机构充分尊重并保障居民的合法权利、提供优质服务,而居民也能够包容开放、平和理性地对待变动,双方的分歧应该可以化解。
然而就目前而言,与社区融合的养老院还有待发展,居家养老依然是大群体。
因此贴近生活的,居家式的养老保健医疗产品依然有很大的市场。